Werden wir Helden für einen Tag

Home | About | Archive

團結一心有新轉機

Posted on Jul 17, 2004 by Chung-hong Chan

馬龍白蘭度之死,在日記界引起的迴響,比七一和E K Yoeh收工唔撈更大。

馬龍是方法演技之父,曾經有很大的成就和財富。可惜, 因為子女唔生「金秀」(比「金秀」字不是讀作「秀」,而係鄉下音或圍頭話的「勝腥切」。此音都未未算傳神,是一個很難讀的音,要有五六年圍頭話修為才可掌 握其精髓),一個女兒自殺,另一個兒子殺人。令馬龍「臨老唔過世」,欠債連連,晚年仍要靠拍爛片生存,死前幾日仍要開戲來拍。可算是演藝界殿堂級人馬之悲 哀。

他說拒絕演戲是成長的表現,可是最弔詭的是,他的最後生命有如電影的橋段。以身作戲自篇自導一齣中年男人的悲哀,成名的壓力等等。與其說教父、現代啟示錄是他的代表作,他自己的最後生命,也可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。他的這齣代表作,完全顛覆了荷里活電影那虛假的價值觀。

村 中有一大班老人,當中以女人佔多數。其中一個比較特別的是一個患上了精神病的老嫗。她本身有心臟病和高血壓,可是因為這個心臟病的陰影令她患上了精神病。 她常常覺得不舒服,去看私家醫生,醫生似乎已經知道她是疑心生病(Psycosomatic),開了一些降血壓的藥等等。可是老嫗又不吃藥。週而復此,一 星期看私家醫生兩三次,每次二百元,其子女向其他人抱怨每月賺來的不夠她看醫生。其他人又叫老嫗看醫生得吃藥才成。

人口老化問題,當中一個令人擔心的,是老人的精神問題。可惜沒有太多人去探討。甚至我們偉大的香港政府也沒有想過去處理。

村中有一個老人說,人老終有一天會「走」(指「死」),到自己不能走動,大小二便要人照顧時,「走」比累人累物好。

說出這樣的話的人,一定沒有太大的健康問題,因為這句說話太過似電影對白。細心分析這句說話,想到當一個人生命危在旦夕時,會否真的說出這句說話?還是會貪生怕死,苟且偷生?

馬 龍明知他的最後生命糟透了,窩囊極了。他沒有選擇自行了斷,可能他拒絕他的一生變成電影般的結局。當然,他也可能幻想電影的大團圓結局仍會在他的最後生命 出現,例如女兒奇蹟地復生,兒子脫罪,而他的演藝事業仍被人肯定,最後安享晚年。但這樣的結局,他以自己這樣的終結去證明只存在於荷里活電影編劇們簡單的 腦袋裡。

==---===

星期五那個來得快走得快的風,論規模也只有以前一號風球的風力。

我受了那個風的三種苦:

  1. 我在快要掛八號時已經放工,因為住得遠。今天才知道原來這樣做會扣人工。因為合約說明要掛了八號才能下班。於是乎我將會被扣一小時的人工。
  2. 因為應否冒風雨回元朗的問題而與另一半意見分歧
  3. 堅持回元朗。回到元朗,但沒有車回大生圍。電召的士,的士司機竟然說要雙計!(唔好去搶!兩步路成舊水!)最終要搭巴士,再走路回家。

多了半天假期。但又不知做甚麼好,最後在家打機消磨時間。

我仍是堅持天文台掛八號是合理的。最少颱風真的在香港登陸。我仍然相信颱風訊號是應以科學為基礎,應以颱風的位置和強弱而定,這樣會比較客觀。假如颱風訊號以社會的安定為基礎的話,絕對會出現「早掛又鬧,遲掛又鬧」的無理亂像。因為沒有可能滿足所有人的對颱風的希望。

12:42 - Saturday, Jul. 17, 2004


Powered by Jekyll and profdr theme